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福建中考 - 泉州中考 - 正文

2013泉州中考地理考试说明试卷难度

来源:2exam.com 2013-4-14 13:39:22
2013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地理
一、命题依据
以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为依据, 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一)导向性
   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贯彻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和评价理念。试题的设计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作为命题的核心,传达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强调能力、注重探究性,注意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以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和事业发展。
    (二)基础性
    充分考虑我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地理试题的考查内容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考查学生基本地理知识、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等基本内容;同时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地理学习能力及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三)综合性
试题的设置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特点,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基础上,适当考查学生的联系、比较、归纳等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地理知识、技能与地理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地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以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四)科学性
    科学性即是指试题内容的正确性,地理试题所提供的文字案例、数据图表等情境材料应真实。试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严谨,图像清晰,地理专业术语准确,答案避免出现歧义等。
(五)时代性
试题选择素材力求反映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地理学科热点及地方特色乡土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现象的地理原因,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现时代性、突出地理学科应用性。
   (六)适切性
合理配置不同题型在试卷中的比例结构,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试题的难易比例适当,以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试题的设问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题目设计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试卷的阅读量和书写量恰当,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挥考查学生地理素质的作用。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识记: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识记: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初步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理解与简单应用: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识记与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地图
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应用与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
海拔与相对高度。
应用与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识记: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世界地理
1.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识记与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识记与初步学会: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海陆变迁
 理解: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识记与简单应用: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
块运动的关系。
2.气候
(1) 天气
理解: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理解: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学会与识记: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学会与识记: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降水的分布特点。
学会: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学会与识记: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综合应用: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1)人口与人种
 学会与理解: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理解: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识记与初步学会: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语言和宗教
识记: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识记: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聚落
 学会与识记: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理解: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理解与领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域发展差异
理解: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理解: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特点 。
理解: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5.认识区域
(1) 认识大洲
 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会与综合应用: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
互关系。
(2)认识地区
 初步学会: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
置的特点。
 学会与综合应用: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
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会与理解: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学会与识记: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
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初步学会与识记: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会与识记: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识记与领悟: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
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初步学会与识记: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学会与理解: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学会与综合应用: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
展经济的实例。
理解: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识记: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会与理解: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学会与识记: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
地理要素的特点。
理解: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识记: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三)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学会与识记: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识记: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
国,也是海洋大国。
 识记: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学会与理解: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学会与识记: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会与识记: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地形和地势
学会与理解: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学会与理解: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河流和湖泊
识记: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理解: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会与识记: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识记: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自然资源
理解: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学会、识记与领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学会、识记与领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理解与领悟: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农业
学会与识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理解与领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工业
初步学会与识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识记: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交通运输业
初步学会: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会与识记: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理解: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域差异
识记与理解: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识记与理解: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综合应用: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认识区域
(1)位置与分布
学会与综合应用: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会与识记: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学会与理解: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学会与识记: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学会与理解: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理解: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识记: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综合应用: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识记: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理解: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学会与理解: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学会与理解: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识记与领悟: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学会与理解: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
其城市建设成就。
领悟与理解: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会与理解及领悟: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泉州地理
学会与理解:运用地图,描述家乡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学会与理解: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学会与理解: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学会与识记: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
特点。
识记与领悟:了解家乡对外联系状况,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识记与领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六、考试形式
地理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共用一套试卷,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卷面分数满分为100分。
七、试卷难度: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50% ; 综合题约50%
2.内容分值比例:地球地图约占15% ;世界地理约占30%;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共约占55% 。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